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垣洞见陈家孽缘(第1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垣洞见陈家孽缘(第1页)

开棺见骨。

向来为人所忌讳。

但前来的锦衣卫却不一般,锦衣卫中,有着各式各样的人才,其中,盗墓家族、搬山道人、卸岭也有不少。

领头的百户率众到达刘氏坟地,借着明亮的月色一望,就知道今夜的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气,不对!

来都来了,遵照着圣意,该做的事,总要做的。

人人都亮出了来自河南洛邑特制的铲子,摧毁了刘大夏的墓碑,开始挖掘。

一铲铲土翻上去,越翻,领头的锦衣卫百户心越凉,不对,很不对!

见石,再见棺,棺椁只是普通的松木,这显然不符合刘大夏这位曾经大明朝兵部尚书的身份。

四十多年过去,棺椁上的黑漆早就“脆”了,一碰即碎,但这不影响松木本身,腐蚀程度倒没有多么严重。

锦衣卫百户基本可以确定,这座棺椁有大问题,亲自上手拆钉,再徒手掀起棺盖的一角,将绳索横了过去。

两头各一道横绳,四名锦衣卫缇骑翻了上去,各拽着绳索的一头,一同使力较劲,硬生生将整个棺盖抬起,翻到了地面上。

诡异的一幕出现了。

棺椁内没有腐烂的尸骨,只有一些液体,这不是尸水,也不是从土里渗透进去的水,而是清澈见底的清水。

空棺!

锦衣卫百户没有太多的意外,反而将目光望向了其他刘氏坟墓。

“挖吧!”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锦衣卫百户还是下达了命令,一座座刘氏坟墓开启,这些棺椁倒是有好有贱,腐蚀的程度也更大,在清理完封土和外棺,再起盖时,腥臭味扑面而来。

但是,棺椁中,只留下些许血肉腐化成水的印记,而不见骨。

显然,是有人在几十年前就开过了棺椁,将里面的尸骨捡走了。

除了刘氏族人外,想必不会有人对腐烂的尸骨感兴趣。

刘大夏根本没有葬在这里,而刘氏祖先也早几十年就迁了坟。

这位曾被无数名人称赞传颂的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元老。

忧民如有病,对客若无官。

与物无忤,临事有为。

清约如知白,先忧如希文,公望如彦国,能处大事如子明。

已故尚书马文升、许进、刘大夏、秦纮、都御史钱钺、强珍,皆得罪权奸,横罹祸患。宜特加优恤,使天下知守已冤抑之士,没世既远,尚有昭雪之日。

大夏清修刚介,而中实坦易。喜人之善,恕人之不及。自奉甚薄,食止一豆,衣裘无余袭。不居城市,未尝千人举荐。及为人请托,自守泊如也。扬历中外,政迹卓然。晚年受知孝庙……其欲斥汱冗滥,敢于任怨,竟为权奸所构。垂老戍边,而毅然之气卒不少变。完名全节,虽夷狄皆知重之。士大夫识与不识,称为“刘东山”云。

……

直到死后,都有着李东阳、杨廷和鸣冤的名臣,或许是猜到有人会在其死后挖坟掘墓,或许是做了恶事,担心有人来开棺鞭尸…总之,棺椁里面,什么都没有。

锦衣卫不是吃素的,陈以勤陈家所掌握的事,锦衣卫大体也都掌握,甚至是更多。

近几十年来,游荡在世界东、西贸易的金氏家族,就是这华容刘家。

自去年王公大臣、潮商走私在杭州被海瑞配合着锦衣卫所剿灭后,金氏家族就再也没有一艘船前来大明朝。

华容刘家,整个迁出了大明朝,以刘大夏为终,所有刘氏祖先的坟墓,也全部迁离了祖坟,不知去向。

可能是迁入了深山老林的风水处,也可能是直接迁到了海外。

绝!

华容刘家真是把事情做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