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九十一章 全球战略十亿军费(第1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全球战略十亿军费(第1页)

“准!”

圣上拍板。

内阁定案。

全球战略,只差十一支宝船舰队,而这份任务,属于工部。

作为工部尚书的朱衡,在众人的目光下,两肩莫名地沉甸甸的。

思考良久,慢慢说道:“圣上,元辅,次相,两位阁老,宝船图虽然详尽,但不少工艺技巧已为世人所遗忘,如今重新拾起,即便是大匠作也要时间,臣以为,打造出第一艘宝船,至少要三个月,而一支完整的舰队,则要六个月,之后的十支宝船舰队,少于一年恐怕难以完成。”

做工。

任何时候都是熟能生巧的活,陌生的时候,花费时间较长,一旦熟练了,后续打造时间就会大幅度缩减。

不得不说,宝船图很详尽,几乎船只的每个零部件都有专门的图册和数据记载,复刻不难,复刻多了,简直是流水线。

这降低了犯错的可能,也加快了制造零部件的度。

等工件打造出来,就要大匠作上手一部分、一部分组装。

整个工作,基本分为两部分,制造工件,组装成船。

而这两部分又是可以同时进行的,所以,朱衡可以保证,三个月,第一艘宝船能下海,六个月,第一支宝船舰队能下海,一年半的时间,十一支宝船舰队都能下海。

当然,这需要户部无尽的人力、物力做支持,总的来说,工部在全球战略中的任务,不是特别难。

军令状下。

内阁辅大臣的高拱心更疼了,只觉得是在滴血,这群部堂、衙门,是真不知道给朝廷省钱是何物。

只知道在圣上面前表现,表现有什么用,顶破天不就是入阁拜相吗?

值得吗?

高拱微不可察的一叹,严嵩内阁、张居正内阁先后落幕,朝廷的这些“幸进之臣”,完全和那些“幸进之臣”是两码事。

要么是头顶功勋,甚至是王侯加身,就比如胡宗宪、王崇古。

要么是满身政绩,甚至是民心所向,就比如海瑞、颜鲸。

整个朝廷,越往上走,滥竽充数的人就越少,人人傲骨嶙嶙,这让他这个元辅还怎么当啊!

在以前,文武百官常说,大明朝是贤君在位,悍臣满朝,但只是在嘴上说说,谁也没有当真,吹嘘自己,也吹嘘他人,把整个朝廷都吹嘘了起来,所有人都笑得很开心。

但现在,真正的贤君在位,悍臣满朝来临了,群臣却什么都不说了,朝廷上下,就两字,“务实”!

可是,没人笑了。

朱衡的功绩不少了,两大国策,两万五千里直道、十万座社学,差不多是同时开工,有条不紊。

得益于诸省府县都有了钱财,工人们都得到了切实的工钱,再加上,修路、盖学堂,本就是为了展地方,为地方孩童开智。

哪怕愚夫们不懂什么国策,但也知道,这路,是为了以后让他们走的,要夯实,这学堂,是为了以后让他们的孩子上学的,要坚固。

没有人敢在这样的工程上偷奸耍滑,粗制滥造,这样的路修建起来,保证几十年都没有问题,这样的学堂修建起来,保证百年都问题不大。

工部全权负责两大国策,尚书的朱衡,可以说是功绩、功德一天比一天多,等个五年,条条大路通行,座座学堂授课,朱衡被称为“在世圣人”都不为过。

寺庙里大雄宝殿上的如来佛鎏的金,都不如朱衡的头丝纯。

路上的行人、车马,皆要念我之名,堂上的老师、学子,皆要颂我之好。

朱衡入阁,不过是时间的问题,高拱有了很重的危机感,等朱衡拜相,他或许就要腾腾位置了。

如果在朱衡的主持下,再完成十一支宝船舰队的打造,这个进程,又将大大加快。

内阁有陈以勤,六部有朱衡,高拱总觉得这两人在一个劲地摇晃他屁股下的位置,有时候,都怀念张居正内阁的时候了。

只用想着动摇张居正的相位,其他的,都让张居正去烦恼。

唉。

“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