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也明白如今之天下随着天下各地的奴婢转为庶人,曾经那些无人耕种的土地显然是已经不足了。
度田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他就是不愿说出口。
这种心情十分的矛盾,或是因为不想让南阳邓氏背上这个得罪人的名头,亦或是其他原由。
他就这样一直沉默着。
刘秀一直都在看着邓禹,见他良久没有开口,也是猜出了他心中的想法,眼神之中不由得就闪过了一丝失望。
这就是他更加喜欢顾啸的原因之一。
在如今的朝堂之上,唯有顾啸能够做到与他真正意义上的齐心。
“想那王莽乱国之时,田地失序,朕复大汉至今,理应行度田之事,或可解百姓之疲惫。”
他忽然开口打破沉默,紧紧的盯着邓禹道:“仲华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
邓禹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道:“但此时大司马刚刚坐定河北,但想来若是朝中消息全然传到河北,定会引起震动。”
“此时若是再行度田,臣怕引起士人反对。”
他这话倒不是有心不支持,而是真的有些担忧。
当刘秀将“度田”二字说出口时,他心中的纠结便已经散了,开始思考起了此事的后续!
“哼!”
刘秀不屑一笑,眼神之中杀气涌现,“朕不愿再次兴兵动武,并非是朕已无力执掌刀剑。”
“而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恢复生息。”
“若是他们不愿给百姓活路,那也就怪不得朕了!”
刘秀的语气异常冰冷,他早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想法。
但刘秀也明白。
度田绝对会引起天下各地大族的反对。
虽然刘秀并不惧怕,但他是真的不想在这种时候再次折腾百姓。
但顾啸这次的来信提醒了他。
天下已经变了!
如今天下的氏族已经不是天下大乱之时的氏族了,他们已经不敢如当初那般拿刀了!
“陛下英明!”
邓禹深深的呼了一口气,朝着刘秀一拜,“臣愿支持陛下!”
他已经感受到刘秀的决心了。
“好!”
刘秀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了一丝笑容,看着邓禹道:“仲华,着你立刻前往南阳。。。待朕诏令之后。”
“替朕看看可否有人敢欺瞒于朕!”
邓禹低着头,并未过多犹豫,直接点了点头,拱手行礼道:
“诺!”。。。。。。
——————
“建武十有三年,秋。
时灾变屡兴,未得止息,百姓困于斯,疲敝之状盈于四海。
帝愍然曰:“今天下罹此多艰,灾异频仍,民不聊生。朕深思之,唯度田一事,可为拯民之要途,解百姓于倒悬之患。”
遂诏下州郡,令其检核顷亩之数,详审户口年纪,务使详实无隐。
且敕令考实二千石长吏,察其于此事有无阿枉不平之行,若有不公,必严惩不贷,以正法度,而安黎庶。
——《后汉书·光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