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徐嚯之前说过等价天平。
一个人违法,他所获得的最少也要和违法成本等重。
当然,你也可以不等重。
比如,上厕所没带纸,你看着外面有运钞车,于是去劫了运钞车,劫了一块钱的钢镚来扣屁股。
一般徐嚯称这种人为傻逼,达尔文奖的获得者。
“凶杀过程中,林宝所说,死者对凶手露出了什么情绪?”
忽的,徐嚯开口询问。
李建业回忆了一番,道:“害怕,追悔,以及痛苦。”
徐嚯点了点头,这和自己的想法一样。
死者。在后悔!
他们做过什么,才会后悔?
害怕呢?
为什么害怕凶手?要知道,对方只有一根绳子,如果反抗及时,也不是没有机会反杀!
“李队,你知道害怕情绪的构成吗?”
徐嚯突然将话题引向另一个方向。
害怕的构成?
李建业眉头一皱。
“先,要知道,人会对什么害怕。”
徐嚯缓缓开口说着。
“害怕的事物,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部分。”
“信息确实而感到的害怕,也就是对未知的害怕。”
“信息完善所感到的害怕,也就是对已知的害怕。”
前者就像深海,大多人之所以有深水恐惧症,便是害怕水下会有什么东西,这就是未知而引起的恐惧。
而后者。
几乎许多人,小时候都有过一两次的没完成作业。
你贪玩,没写作业,于是第二天一到学校便开始害怕。
因为你知道没写完作业会受到什么惩罚,你也知道自己没写作业,更知道老师不是个心慈手软的。
于是,你开始了恐惧,对自己要面对的事情,一点点向自己靠近而恐惧,同时懊悔为什么昨晚没写作业。
这就是信息足而感到的恐惧。
同理,小时候为什么敢到处乱窜?因为缺少了对这些行为产生的后果的信息,自然不会害怕和恐惧。
而凶手。
“是已知的恐惧?”
李建业揣摩了片刻,忽的好像觉察到什么。
“你意思是”
“死者虽然没有过抢药的事情。”
“但也做过其余事情,导致凶手付出一些代价,而死者心里也清楚这类行为对对方所产生的代价!”
“于是,在这种心知肚明的情况下,看到凶手站在面前,便产生了此类恐惧,即便孩子死亡也只是悔恨不已而不是愤怒。”
李建业思索了片刻,忽的开口道:
“什么事?”
“谁知道呢。”
徐嚯摆摆手。
能导致这种后果的事情,徐嚯能想出九种,足足九种不重样的!
但如果代入到死者的话。
五个死者。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死者,而又只对一个人做出这种事情?
不对,凶手的受害者也不一定只有他一人。
绳子是什么意思?绳子能干什么?上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