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01章 皇帝病重(第3页)

第501章 皇帝病重(第3页)

全都是因为,若朝廷掌握河套,那么延绥、宁夏、大同一带的边防压力,就会顿时减轻无数。

国初,徐达和李文忠统兵消灭了占据河套的脱列伯、孔兴等人,并且将王保保赶回北元的大本营哈拉和林,夺取河套平原,从此归于大明治下。太祖高皇帝更是再次设立东胜卫,借此将河套平原与宁夏、山西等地连接在一起。

便是成祖时期,虽然将东胜卫内迁到了别处,也没有放弃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但是。

随着仁宣二宗,北方防线不断后撤内缩,就开始有一批批的牧民进入河套定居。

最终,在天顺、景泰年间,鞑靼部的毛里孩、阿罗出、孛罗忽彻底占据河套。

虽然在大明英宗皇帝终于驾崩,新帝即位。

宪宗皇帝励精图治,开启了大明的剿套运动,先后取得红盐池之捷、威宁海大捷等一系列军事胜利,重创蒙古各部,河套地区也终于是被明军再一次收复。

但当时没有推行迁移内地百姓定居河套,又为后续孝宗皇帝时期,河套地区被蒙古各部重新夺取埋下了伏笔。

等到正德年间武宗皇帝取得应州大捷,只是打怕了当时的蒙古小王子,却也没能将河套收复回来。

一直到如今。

河套实质性的成了蒙古各部的地盘,而大明不光是失去了河套这一块养马地,更是让宁夏、延绥各镇和山西、宣大各镇被隔开。

此次俺达部大军来犯,若是拖延到冬季,退守河套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大青山阻挡北边的寒风,河套地区就是最好的过冬地。

而且此地草木丰盈,牛羊众多。

俺达部完全不用担心撤到这里后,如何获取过冬物资的问题。

胡宗宪眉宇之间闪过一道光亮,他上前一步躬身开口:“皇上,如今东南各省平倭一事,已近尾声。朝廷开海数年,东南各地倭寇愈难以寻觅。臣以为,东南各地往后当将清剿倭寇转为兵马驻扎沿海险要之地,控扼海面,再以水师战船巡游海上,防备倭船、贼船来犯即可。因此,臣奏请皇上准允,选调东南能征善战将领,引兵北上,屯驻京师整编,再于合适之时,前出九边镇守边地,寻机出战蒙古各部!”

此言即出。

殿内一阵侧目响动。

众人皆是目视提出要调东南军兵北上的胡宗宪。

高拱更是目光收缩。

他是真没想到,事实上已经锁定内阁一个名额的胡宗宪,会在今日这个时候这个场面下,提出这件事情。

高拱目光深邃的注视着胡宗宪,心中思绪急转。

难道胡宗宪是想要在这个时候寻求入阁了吗?

杨博亦是目光一沉。

瞬间,原本在心中想要感激胡宗宪今日出面帮自己解围的念头烟消云散,反而是升起了浓浓的戒备之心。

相较于高拱这个辅在思考着胡宗宪是不是在谋求入阁。

杨博担心的是胡宗宪提出的东南军兵北上镇守九边这件事情。

九边一直都是朝廷的心腹紧要之地,这些年山西宣大等地,实质上也渐渐被晋地出身的官员和将领掌握。

胡宗宪提的东南军兵北上,那么势必会冲击晋人对山西宣大等地的控制和掌握。

而在杨博看来,山西宣大等地,那就是他们晋人的地盘。

你一个东南来的胡宗宪,凭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将手插到晋人的地盘上?

这无疑是虎口夺食!

然而,道台上的嘉靖却是忽的双眼瞪大,死死的盯着胡宗宪。

进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吕芳赶忙上前,走上道台,搀扶着皇帝,伸手轻轻的安抚着皇帝的后背。

嘉靖却始终死死的盯着胡宗宪,浑然不管自己激烈的咳嗽。

“咳……咳咳……”

“卿……”

“所请可……”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中,嘉靖仍然是涨红着脸,忍痛开口,艰难无比断断续续的话,准允胡宗宪所请。

然后,嘉靖便靠在了吕芳的怀里,红着脸用力的呼吸着。

“皇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