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瑛即将以皇后的身份入主中宫,为了让她在入宫之后早日适应,以便尽快的接手,皇宫里的规矩也该学起来了,太后娘娘还体贴的指了自己身边的两个嬷嬷,专门入府教授李元瑛宫中的各项礼仪,希望李元瑛认真习学,早日将其学会。
对于这件事情,护国公府的众人都表现的非常淡定。
之前他们就打听过,不管是谁,在进宫之前都是要经过相关培训的,原因也很简单,一般情况下,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女子不管嫁到哪里,都要顺从那里的行事规矩,更何况是天底下规矩最大的皇家?
有人说,皇家是天底下规矩最大的地方,也是天底下最不讲规矩的地方,这话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代表着后宫中人可以在面对外人的时候,在行为举止上被人指摘,影响外人对皇家的印象。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在日常的起居坐卧中,不管身边的大事小情,都有后宫前朝数不清的眼睛看着,所以更加要严格要求自身,从小事着手,渐渐树立自己的威信。
要不然,李元瑛进宫之后,就算身份尊贵,后台强硬,但是今天这个有个不妥,明天那里犯个小错,虽然不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在下面的人心中,就不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了。
不管是护国公府还是李元瑛本人,当然都不会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所以在学习宫中
规矩这件事情上,府中上下都很是重视。
但重视归重视,不代表他们对李元瑛半点不心疼,所以对宫中太后娘娘特意派遣的林嬷嬷和胡嬷嬷这两个管事嬷嬷,也是尊敬有加,平时在衣食住行上,也是事事打点得妥妥帖帖,平时也多加慰问,谈话过程中更是不时的明示暗示,就想着让这两个嬷嬷平时对李元瑛多加关照,不要太过严苛。
他们现在这么紧张,还是因为之前他们对李元瑛的要求太低,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
贵族子女,之所以能够看上去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能够很容易的与普通人区分开来,就是因为他们从小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所以在行为举止中所体现的风度也不一样。
民间有句俗语,“三代为官作宦,方知穿衣吃饭”,意思也很直白,就是三辈子都做官,才能明白怎么穿衣和吃饭,不是简单的遮蔽身体和填饱肚子,在外人来看才有一个大家族应该有的底蕴。
而这些外在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世家传承的礼仪规矩。
礼仪这件事情,自古至今都很为人所重视,现在科举考试中主要围绕“四书五经”,其中就有一本《礼记》,专门讲述人们在各种场合之中应该遵守的各种礼节,统治者更是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能做,从而更好的维护自己的
统治。
礼仪这么高大上,当然就不是所有人能了解的,就像一般的老百姓,通常情况下连自己的生存都不能很好的保证,是没有心思讲究这些的,只有那些不缺吃喝的富裕阶层,才有讲究这些礼仪的心情。
护国公府的祖先虽然是因为武功晋身,真实出身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但是在封爵之后,身份上早就实现了阶层的跨越,成功跻身上流社会。
而且,当时和李家先祖同样出身微寒的开国功臣有很多,所以就算有些世家对此看不太上,也不会明面上表现出什么情绪。
随着子弟一代代的传承,现在传到当今护国公李绥身上,已经是第四代,时间也已经过去一百多年,李家早就不是昔日吴下阿蒙,在各种方面也都开始讲究起来。
特别是为了李家子弟在真正的世家子弟面前不露怯,不让别人说嘴,李家人对自己的要求还更严格一些,在礼仪上也更加注意,只是不管怎么样,武将家的礼仪还是显得宽松一些。
当然,这些情况因为李家男性居多,性子本来也不是非常细腻,也就不怎么在意这一方面。
李元瑛作为李家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家人们对她的要求本来就不搞,只内心里盼着她一生平安喜乐就是,当然,虽然没有特意的要求,但是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已经足够李元瑛本身礼仪过关,不至于在外面失礼。
而因为家中父兄都投身军队,性子刚强,所以李元瑛被影响的性格也比较直爽,有的时候想东西想的深,但因为护国公府背景深、地位高、权利大,李元瑛自小与同龄人交际,都是被众星捧月的那一个。
就算偶尔言语或者举动有所疏失,其他人也只会夸李元瑛不拘小节,还真没有听过什么嘲笑、批评的话。
所以一直以来,不管是李元瑛还是李家的其他人,都认为李元瑛本身的利益规矩不错。
就算是李元瑛的年龄一年大过一年,应该是找人家的时候,也应该对其进行一些专门的女儿家的教养,但因为其他人不舍得李元瑛受苦,所以也就一直搁置了。
更别说主持中馈、针线女工这些了。
倒不是说李家人不知道让李元瑛学习这些的好处,毕竟以后嫁了人,也是一家的少奶奶,日后更加一家的主母,管家这件事情上不能含糊。
只是在女工厨房方面,不光是李家,只要是有点家底的人家,家里又不是没有下人,怎么还能让主子亲自做这些呢。
平时在闺房之中,这些东西也就是和琴棋书画一样,是小姐们平时的消遣,并不强求她们在这些方面一定要技艺出众,要不然针线房和厨房是做什么用的。
要是小姐们平时绣个扇套荷包手帕的,也是看她们的心情,绣好了之后送给长辈或者姐妹们,也是小姐们的一片孝心或者姐妹情深,可不会
轻易的在外面流通影响闺誉。平时打赏下人的那些荷包小件,都是身边善于针线的丫环们缝制的。
就连大婚时候的嫁衣,说是要新娘子亲手绣的才算是心诚,才能够得个好彩头,其实真正自己动手绣制的也只是那些家里没有余钱的人家。
像李元瑛这样的,只要自己确定一下款式,有的是手艺精湛的绣娘接下这种活计,保证尽善尽美,至于李元瑛本人,只要在收线时自己缝上几针,已经算是自己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