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大爷易中海的生活也被搅得波澜起伏。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养子易天竟也被列入了这次的下乡名单。
这个消息,如同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易中海的心头。
易中海为了让易天躲过下乡这一关,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无数的办法。
他四处托关系、找门路,可在这既定的政策面前,一切努力都如同泥牛入海,毫无成效。
看着养子,易中海满心愧疚,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
易天看着愁眉不展的父亲,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他深知父亲为自己操碎了心,于是主动说道:“爸,要不然我就去下乡吧!虽然苦了点,可是能锻炼人,伟大的领袖不是说了嘛?我们是去建设农村,为祖国的展做贡献。”
易中海听了,心中一阵心疼,无奈地说道:“可是你这一去不知道多久,阎解旷都去了两年了,回来时间还没有影呢?要是时间太长,我跟你妈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而且你在农村肯定很受罪的。”
易天也有些犹豫了,他陷入了沉思。
确实,下乡意味着与父母长时间分离,而且农村的艰苦生活他也有所耳闻。
他叹了口气,说道:“那怎么办呀?这是国家的政策,强制执行的,如果不去会有大麻烦的。”
两人沉默了许久,易中海突然眼前一亮,说道:“最后只能给你找个工作了,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我去厂里申请,说是身体不好让你去顶岗。”
“爸,这样行嘛?我年龄还这么小,厂里能同意嘛?”
“你爸在轧钢厂干了这么多年,这点面子还是有的,不过你进去估计只能干学徒工。”
“爸,你放心吧!我会努力工作的。”
“你想干什么工作?要当钳工嘛?你要是愿意当钳工,爸的经验还能帮助你。”易中海问道。
易天挠了挠头,说道:“爸,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我怕我没有钳工这方面的天赋。”
“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爸这些年也存了不少钱,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爸,您也知道,我以前都吃不饱穿不暖,要不是您跟妈收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我想让我们一家吃喝不愁。”易天说道。
“要不跟我柱子哥学厨?行不行?荒年饿不到厨子,而且以后照顾爸妈也方便。”
易中海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说道:“行吧,你想学厨我就去求求柱子。”
易中海深知何雨柱在食堂的地位,也明白这件事并非易事,但为了易天,他还是硬着头皮找到了何雨柱。
易中海满脸堆笑,客气地说道:“柱子啊,一大爷今天来是想求你个事。易天这孩子,不想下乡,就想学厨,他一直都很崇拜你,你看能不能收他做徒弟,教教他?”
何雨柱看着易中海,心中有些犹豫。
他知道易中海平日里在四合院里的为人,虽然有时候有些固执,但毕竟是长辈,而且易天这孩子看着也挺实诚。
想了想,何雨柱说道:“一大爷,不是我不帮你,这学厨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得吃苦受累。我可以先让他跟着学学,但能不能学成,还得看他自己的造化。”
易中海一听,连忙点头,感激地说道:“行,柱子,只要你肯给这孩子一个机会,一大爷就感激不尽了。我回去一定让他好好跟你学。”
为了不让易天下乡,易中海马不停蹄地去轧钢厂办了顶岗手续,又找人把易天安排到了何雨柱所在的食堂。
易天终于如愿以偿,开始了他的厨师生涯。
第一天上班,易天早早地就来到了食堂。
何雨柱看着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说道:“易天,既然你想学厨,那从今天起,就得听我的。先从最基本的活儿干起,洗菜、切菜,一样都不能马虎。”
易天连忙点头,说道:“柱子哥,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学。”
于是,易天便开始了他忙碌的工作。
洗菜的时候,他认真地把每一片菜叶都洗得干干净净;切菜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刀的力度和角度,尽管手法还很生疏,但他学得十分认真。
然而,洗菜跟切菜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易天不停的切菜,没多久,他的两条手臂就开始麻。
何雨柱在一旁看着,说道:“切菜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光使蛮劲。你看,要找菜的纹理,从这里下刀。”说着,何雨柱接过菜刀,演示了一遍。
易天照着做,果然轻松了许多。
一天下来,易天累得腰酸背痛,但他心里却很充实。
他知道,这是他走向厨师之路的第一步,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
易天在食堂学厨的消息很快在四合院里传开了。
邻居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羡慕易天不用下乡,还能学一门手艺;也有人觉得易中海为了儿子提前退休,不值得。
“你看易中海,为了不让儿子下乡,可真是想尽了办法。”一个邻居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啊,不过易天这孩子看着还挺上进的,说不定能学成呢。”另一个邻居回应道。
这些议论声也传到了易中海的耳朵里,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