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正版最上方是三个鲜明的黑体行楷大字:妇女报
底下跟着印刷了一行楷体字:1972年1月22号刊印第一期,总印第一期
总编那一栏,果然写着杭廷芳的名字。
叶青不由得一阵心潮澎湃,她没想到,杭廷芳的行动力这么强悍,说辞职就辞职,说创报就创报,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真的将报纸都刊印出来了。
自己竟然真的见证了一份报纸的诞生,而且这份报纸的成立,还有她从中出力,叶青只觉得激动又自豪,眼眶都不由得有些发热。
这时候,她才顾得上翻开报纸的各大版面,开始认真去看里面的内容。
这一看,叶青就更是惊着了。
妇女报的第一版,竟然将当初杭廷芳采访她在火车上抓人贩子的那篇巾帼不让须眉的报道再次刊印了出来作为头版头条。
不过,略有些不同的是,在这篇报道底下,杭廷芳又续了一篇关于叶青在靠山屯插队的后续回访,将叶青在靠山屯用飞针给村民治病,还帮助屯子里开了卫生站的事儿报道了出来。
当初叶青在农田里割稻穗的那张大特写照片,这回也被杭廷芳给换成了叶青穿着白大褂的全身照。
曾经那个笑容灿烂的插队女知青,如今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严谨认真的卫生站站长,这个身份上的转变,单从照片就能很明显地看出不同来。
第一版,就这么给了叶青如此巨大的排面,这着实是让叶青完全预想不到。
这也就罢了,在A版副页,刊印的是杭廷芳的一篇序言,写的是杭廷芳创建《妇女报》的心路历程。
其中杭廷芳提到妇女报这个灵感的来源契机,是因为叶青无意中的一句话,“国内的基础医疗建设还十分落后,对妇女身心健康这一块儿就更是极为忽视”,因此妇女报的创办,就是致力于改善华国妇女的艰苦处境,带领广大妇女思想解放意识觉醒,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男女平等。
在杭廷芳的自述里面,她觉得叶青就是当下最前卫最具代表性的女权主义代表,并且言语中对叶青是极尽欣赏和推崇,大有要将叶青树立成女性群体中的榜样标杆的意思。
叶青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实在是觉得杭廷芳的这篇文章简直太夸张了,她如何担当得起杭廷芳的这份厚爱啊。
关键是,这份报纸的A版给了叶青这么巨大的排面也就罢了,B版还专门开辟出了一个妇女健康专栏以及小说连载专栏,上面刊登的文章,是叶青的徒弟孟嘉写的妇女健康课题,而连载的小说,则是叶青写的那篇《立秋》。
这都快给叶青一个错觉,这份《妇女报》的第一期,俨然成了她的个人秀场,随便哪个版面都有她。
看完整张报纸后,叶青心下是真的忐忑难安,她有些担心起这份报纸的销量问题,也不知道首印推出后,外界会是个什么反应。
毕竟她的名字在这一期报纸上出现的频率实在是抬高了,会不会出现各种批判谩骂的声音,又会不会影响到报纸的后续发行问题,叶青心里面着实没有底。
第103章
看完了报纸,叶青才有心思去检查另外那几封信还有包裹。
叶青一共收到了两个包裹,都是从申城寄过来的,分别来自陈友德和他那位机械厂采购员外甥赵永飞。
之前叶青在长白山里采到不少山货,还自己熏制了不少腊肉,就给陈友德还有赵永飞各寄了一份过去,没想到过了一个多月,那边竟然也给她寄来了回礼。
陈友德还是赵永飞都不是小气人,给叶青寄来的东西,都是申城出品,在北大荒这边的乡下绝对买不到的好东西,像是香皂、雪花膏、高级香烟、毛线之类,看起来就不便宜。
这倒是让叶青有些不大好意思了,她寄过去的那些山货腊肉啥的可没让她花费一毛钱,这么一对比,她这是占了人家大便宜了。
尤其陈友德担心叶青在乡下日子不好过,还在包裹里塞了一叠全国通用的票券,叶青没仔细数,目测起码得有三四十张,也不知道那老头攒这些票攒了多久。
叶青是真没想到,她和陈友德不过萍水相逢,哪怕叶青曾经救过陈友德姐姐,这份恩情也没道理会让陈友德来还,更别说那位陈老太太的家属,还给叶青支付了两百块的酬金作为谢礼,这事儿早已经算是两清翻篇了才对,谁能想到陈友德竟然会给她寄来这么多票,俨然把叶青当成了自家亲戚小辈一样在偷偷补贴她。
看着包裹里的那堆东西和票证,叶青心下又温暖又酸涩,打定了主意要跟那边保持联系,将来如果有遇到什么麻烦事儿用得上她的地方,她也绝对义不容辞。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