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朕就是万历帝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3页)

第二百一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3页)

等黄船长把事情都安排完后,任博安三人连忙上前,陪着笑脸。

“黄船长,忙完了。”

“忙完了!”

“你刚才说的那个迷津,我们还等着你给点破啊。”

黄船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你们这些读书人,真是万事都好奇,什么事不搞清楚,吃不香睡不好。”

任博安三人也笑了,“没错,还请黄船长给我们点破了,要不然我们真吃不香睡不好。”

黄船长指着远处的那两个大水泥墩子,“那位客官,就是工部桥梁设计所的工程师给我解惑,如此修两个水泥墩子立在水里,其实是在做试验。”

“试验?”

“对,那位客官说不同的江河,同一条河不同时间,水流都不一样。水流急,那个冲击力很大,什么都给你冲跑了。”

“激水漂石。”丘弃浊插了一句。

“对,就是这个意思。那位客官说,修桥最重要的就是修桥墩子。墩子稳住了,整座桥就稳住了。

但是桥墩子怎么修,能不能稳住,就要用什么实践来证明。”

“实践证明?”

好熟悉的词。

“对。滦州那座桥也是这样修的,先根据往年水文资料,设计出桥墩子的高矮和粗细,趁着枯水期围堤抽水,再挖坑扎钢筋灌水泥,外围砌石块,修好后放在那里,等雨季洪水来。

枯水期再上去看状况,到底有没有外伤内伤。

那位客官说,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师傅,围着看一圈,用榔头左敲右打,就能看出这墩子是不是完好无损。

没事了,这墩子靠得住,那就继续修桥。”

任博安三人恍然大悟,“黄船长,今日听你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果真不假,全因为有黄船长这样见多识广的人。”

被三位读书人吹捧了几句,黄船长高兴得满脸通红,就跟灌了半年好酒一样。

客船按期把任博安三人送到通州,三人在码头转乘去往京师大通桥码头的蜈蚣船,一路畅行无阻。

到大通桥码头上了岸,叫了马车,放好行李,三人惜惜相别,约好放假了再相聚,一起逛京师。

任博安和杨贵安坐车直奔原金台学院法学科,现在万历大学法政学院。

丘弃浊直奔铨政学院。

法政学院还在金台观原址。

任博安和杨贵安到了那里,找到学生科,拿出介绍信、身份纸报道,正式在锦衣卫、刑部联合委托法政学院举办的法政人才培训班,万历二年下半年班,合计第十一期学习班开始学习。

万历新朝新规矩,任何部门,无论中枢还是地方,八品升七品,六品升五品,四品升三品,官场人称人、地、天三道坎的晋升,都必须先入学习班学习三个月到半年。

人坎晋升,进省级学习班就好了。地、天坎晋升,必须到中央级别的学习班才行。

因为分润了部分军功,任博安是正六品跳升正五品,杨贵安是从六品跳升从五品,所以结伴到京师来学习。

上了九天课,明天就是休沐日,课程结束就可以自由活动,今晚也不会查寝。

下了课大家就放羊了,各自安排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任博安和杨贵安约好了去找丘弃浊,一起去京师名酒楼下馆子打牙祭去。

刚出宿舍,有政工科的老师拦住他们。

“任博安、杨贵安,有人找你们。”

两人相视一眼,“谁?”

“跟我来。”

两人跟着老师在校区里转了几分钟,来到偏僻安静的办公区。

一间办公室门前,左右站着两名魁梧男子,周围还分站着三位差不多装扮的汉子。

“他们就是任博安和杨贵安。”老师向门口男子说道。

左边男子点点头,右手向后一伸,把门推开,“你们自己进去。”

任博安和杨贵安狐疑地走进办公室,看到里面坐着的一人,脸色一变。

居然是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