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苍虽然是占据了四河之地的河西之地,但奈何只有半个,而剩下的半个,还处于赵宋的掌握之内。
四河之地再富,但奈何大家每人都有半个!
至于西苍掌握的关东道的那两个郡,和大苍的众多边地一样,都是属于相对贫瘠的那一种。
这两郡之地,对于西苍来说,最大的作用是加快战略纵深,以及完善他们的防御,而并非是对于国力的增长。
因此,赵宋相对于西苍,在国力上完全是各方面压制性的。
如果不是因为西苍相对于中苍来说太过羸弱,像皇天和皇影那些人,也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
因此,赵宋与西苍之战,这中间的胜率对比,其实一直都很明显。
张宾和张良,他们想要看的,就是一旦赵宋和西苍之战,西苍一旦威胁的话,马千里与皇影能不能够坐得住?
而如果他们坐不住的话,无非也就两个结局!
一来,镇南军尽起兵马,出河南攻赵宋,以此来相救西苍。
这个结局,绝对是大汉愿意看到的。
如果没有镇南军的话,他们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在攻坚之上左右为难了。
没有了这十五万兵马,而且还是在十五万的百战之边,这一战的难度,直接下降了好几个层次。
而且,也能顺便给赵宋那边找点麻烦。
把这十五万百战之兵的压力扔到赵宋那边,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干预赵宋和西苍之战了。
只不过,这个可能的概率虽然有,但是不会大。
毕竟,马千里就算是一定程度上心向西苍,但是,他同样是镇南军之主,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和王常一样的人。
他要考虑的,同样包括整个镇南军,而并非仅仅只有他一个人,不可能真的完全由他一个人的个人喜好来做事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有的时候,越是上位者,越是身不由己,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
如果马千里真的选择了这条路的话,完全是将镇南军处于了不利的地位。
毕竟,他们如果真的想要出河南和赵宋一战的话,相当于他们的粮道完全捏在了中苍的手中,而且还是朝不保夕的中苍。
再则,马千里就算是想要出河南,但是,河南的西边的门户可还在赵匡胤的手中,不将那里先啃下来的话,也救不了西苍。
当然,如果他们能够啃下来的话,那么,赵宋和西苍一战,那就真的还有的说了。
而镇南军的另一条路,那就是联合中苍,和大汉尽快一战了。
就算是无法大胜,但只要击退北汉,那么,雄兵在侧之下,赵匡胤都注定无法安心了,也同样可以干预到那边的战局。
当然,这一条路对于他们同样危险,毕竟,中苍和镇南军的胜算,是属于较低的那一方。
除非,王羽可以让他们主动看到机会,让他们看到一定的胜算。
“原来如此,看来还得韩大将军那里配合一下!”
已经说到了这里,岳飞已经完全明白了张良和张宾两个人的想法。
现在北汉的各个战场之中,最危险的就是韩信的青北战场了,依靠四万关东军,以及一支临时整编起来的俘虏军,就要应对大炎兵马以及东苍残军。
从实力对比上来看,在各方面,绝对是处于劣势的。
东苍残军还好,这个时候士气正是低落。
但是,大炎兵马这边可就不一样了。
或许天师道刚开始起家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的兵马就是完全的农民兵,没有什么战力可言,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大炎和最开始相比,早就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故而,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之下,他们调动一部分兵马,驰援韩信的青北战场,从各方面来看,都绝对是非常合理的。
而在这个时候,一旦又传来西苍告急的消息,这个时候的马千里,是否又会产生什么想法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故而,张良和张宾才会说,这个计划能否成功与否,完全要看西苍在皇影和马千里心中的重要性了。
如果这两个真的对于西苍的困境视而不见,一点风险都不肯冒的话,那边,就算是他们真的分出一部分兵马前往青北战场让对方看到机会,只怕也无法成功引蛇出洞。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以坚城为守,绝对是最为稳妥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