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琅琊榜前传之筹谋十二年 > 剧情解析介绍19 来自权臣的警告(第1页)

剧情解析介绍19 来自权臣的警告(第1页)

哗变事件结束后,梁帝紧急召见群臣,这个时候,原庆历军的将领跪着不敢再去支持谢玉,因为谢玉犯了众怒,对于这些节度使牙将来说,既然领导已经失去人心了,那就直接推翻领导吧!

谢玉知道自己没办法,干脆就辞职了,枢密使一职空缺了出来,一直到萧景琰登基之后,枢密使才另有设置。

如今,梁帝国朝廷面对的是朝廷权力的大洗牌,帝国的政治权力正在重新分配。

在这场看似莫名其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的军事政变,最大的赢家当属萧景琰。萧景琰几乎是完全没有通过自己的任何策划,捡了个大漏,梁帝心腹,被杀了一大半。

接下来便是父子之间的嫌隙,先来说说这本书中最倒霉的高层:太子萧景宣。

萧景宣是个有抱负的人,不过他是在萧景禹死后成为太子的,梁帝已经因为赤焰案对太子这个职位产生了不信任,他宁愿分权给萧景琰和萧景桓也不愿意分权给太子。

但是太子终归是太子,既然是太子,那还是有人来攀附的,户部尚书楼之敬就是其中一员,但是楼之敬又是个愚蠢透顶的人。

楼之敬为了给太子扩充势力,意图在江南下手,既然北方的官僚拉不动,那就拉南方的,一棍子打死。

实际上,萧景宣可以拉一个人,这个人他没有想到,他是直接把这个人当成政治对手了,这个人正是萧景琰。

萧景琰在这本书的初期并没有很强烈的夺位打算,这一方面是源于他经营濮州靖逆军和汴河已经是身心俱疲,他也想偷懒。

他心里觉得“只是管好这小部分小民百姓已经很累了,当皇帝岂不是更累?我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抱着这种思想,实际上萧景琰是这本书初期各方都应该拉拢的一个势力,但是大家都默认了萧景琰有抢夺太子的实力,聪明如谢弼,他知道谢家要是想重新成为当年的陈郡谢氏,必然要支持太子。可是谢玉是在金陵禁军巡防营建立后才选择去攀附太子,报团取暖。

后来,萧景桓去了江南,楼之敬担忧萧景桓党羽扩充太快,便委托江淮商人黄钰和张晋,收买了一群红袖招的妓女,让这些妓女挖誉王的把柄。

这是楼之敬这些人直接把太子往死里坑的行为,首先这么做是阴谋,也触犯了朝廷律例。他没有通过正当的方式来找誉王的麻烦,不过这还没完,后面这群商人还会做出更蠢更离谱的事情。

而且萧景宣因为没有多少权力,自己也摆烂了,他对下属给他带来的任何争取都不闻不问。

这时,因为汴梁禁军哗变事件,原本可以出面解决一些问题的萧景宣,选择了闭门不出,这就导致了朝权一直攥在了萧景琰和程知忌的手里,萧景宣觉得,自己已经走入了死路没法回头了。而其母亲越贵妃更是愚蠢至极,她直接提议,迁都江宁,把帝国的重心南迁到江淮地区。

此时,萧景琰极有可能可以争取,因为他选择称病不出,等一个人来拉他,这个人只有可能是皇帝或者是太子,两个人都没来,而此时朝廷官员一窝蜂地去攀附萧景琰,给萧景琰送礼,程知忌发现这个情况后,便劝这些官员不要这么干。

关于迁都这个提议,越贵妃直接找萧选提了,萧选早已是惊弓之鸟,这么一听,非常好,迁都吧!

随后萧选召集了朝廷重臣们商量该不该迁都,已经非常讨厌江南士族的程知忌直接气的跳脚了,他直接用了这样一段话警告萧选

“陛下,江南多好臣,岁一易主江北无好臣,百年一易主!如果您执意要迁都江宁,那臣就不做这个同平章事,臣自请罢官回长安,请陛下恩准!”

在程知忌眼中,江南士族是这样的:“国家打仗是国家的事,关我们什么事?”

可能有人会问,这本书中江南出力很大,粮食都是江南给的!

当然是江南给的,那得看是谁给的,不然程知忌为什么讨厌这些江南士族呢?

萧选已经不管这么多了,他就是要迁都,柳澄、董忠汝这些人发现劝不动,干脆就一错错到底了,支持萧选迁都。

程知忌已经表态,他警告了萧选,现在自己下不来台,干脆官帽一摘,老子不干了!

梁帝迁都成功之后,程知忌回到了老家长安,在长安,乡亲父老们摆着宴席欢迎他回来,于是,程知忌成为了“凤阁阁老”,他的办公府邸停留在了武周时期设立的凤阁那,他就在那里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因此,也有了琅琊榜1里面梅长苏推荐让凤阁阁老程知忌去选拔官员的情节,不过按照这本书的逻辑,梅长苏是程知忌的工具人罢了。

萧景琰也成功地使自己成为了汴梁的主人,只不过他还是挂着一个“晋州刺史”的名号,可是此刻,他如同三百年前的李世民,如同“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管着大半个天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